为恒大续命?传许家印变卖个人资产,为恒大注资70亿

2022-05-09

承诺要确保投资者利益、实现复工保交楼的中国恒大(3333.HK)董事局主席许家印,正在变卖个人资产为恒大输血。

 

1116日,第一财经从接近恒大的资本圈知情人士处获悉,从71日至今,为了维持集团流动性,许家印已透过变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,累计已向集团注入超70亿现金,维持庞大的恒大帝国的基本运营。在此期间,恒大没有融资、销售停摆,但要保证财富每月10%的兑付、总部员工发薪、境内外债券付息,推动全国各地项目复工复产。

 

陷入危机的恒大早在8月中旬时就曾宣称,欲出售恒大物业、恒大汽车等旗下资产以快速回笼资金,缓解流动性压力;期间,还有消息称恒大将出售香港总部大楼等资产。

 

尽管屡有包括碧桂园服务、万科、小米、越秀等各绯闻对象,但两项关键资产的出售,始终未能落地。

 

更戏剧性的是,国庆前后,合生创展浮出水面,成为恒大物业的收购方。原本市场预期已有较大确定性的出售事项,最终因付款方式等问题而告吹。逾200.4亿港元的交易终止,恒大再丧失一次补血机会。

 

公开信息来看,目前恒大仅减持盛京银行股权的举动落定,截至11月初,合计变现约110亿元。

 

除了资产处置进展不佳外,恒大的销售也明显陷入停摆。克而瑞数据显示,9月单月,恒大全口径销售额仅53亿元,位列行业49名;10月的销售额未能上榜,而位列50位的房企销售额为36.9亿元。

 

不过,自流动性危机公开化至今,恒大暂未“躺平”违约。

 

公开信息显示,近期恒大还多次按期支付债券利息。最近的一次为1111日,恒大于当天支付了三笔美元债利息,合计约1.48亿美元。这三笔美元债分别于2022年、2023年、20244月到期,1111日是三笔债券票息30日宽限期的最后一天。

 

近期,有关许家印变卖个人资产的消息亦在市场上广为流传。据称,许家印已把个人财产押的押、卖的卖,已经变卖的资产包中,包括香港的三栋别墅和广州、深圳的豪宅,还有几架私人飞机等,而拿回的钱基本用于恒大保交楼、还利息、兑理财、开工资等。

 

曾经高居世界五百强第122名的恒大何以至此?

 

讽刺的是,伴随着恒大违背政策的疯狂负债,作为恒大持股超70%的大股东,许家印十年间通过大笔分红,套现了500亿。

 

在现代企业制度下,作为有限责任公司,恒大和许家印的责任并不是一体的,恒大的负债或者破产,并不影响许家印的到手财富。

 

1.97万亿债务扩张路:始于16年和监管背道而驰

 

2016年是奇妙的一年,事后回望,很多分析人士将其称为这一轮政策去杠杆元年。

 

当年5月,人民日报发表了《开局首季问大势——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》雄文,正式拉开了影响至今的一系列政策大幕。

 

权威人士强调:树不能长到天上去,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,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。针对房地产,权威人士也明确表态:房子是给人住的,这个定位不能偏离,要通过人的城镇化“去库存”,而不应通过加杠杆“去库存”。

 

遗憾的是,曾经年薪1500万聘请经济学家任泽平充当智囊的许家印,明显是没有深读权威人士的这篇文章。

 

不但没有听进去,反而选择了背道而驰。

 

正是在2016年,恒大集团开始了债务暴涨之路,2015年负债6149亿的恒大,2016年债务规模一跃到了1.16万亿,从此开始了万亿债务巨无霸之路,直到2021年中期的1.97万亿。

 

短短5年多,恒大负债增长了1.36万亿,增长了两倍还多,而这一切加杠杆的过程,都是面临着监管不断去杠杆的政策进程。

 

监管重压下,面对银行体系有息负债拿不到的困境,恒大不得不宣布计划在2021630日将净负债率降至100%以下,20211231日现金短债比达到1以上,20221231日将资产负债率降至70%以下,全面达到监管要求。看起来恒大似乎在努力扭转船头。

 

然而国际评级机构并不看好,标普916日表示,恒大不断减少的现金和其他偿付途径,表明其流动性看起来已经耗尽,无力偿付的风险极高,最终可能会导致其债务重组。标普认为恒大每年需要偿付的利息逾600亿元。

 

恒大的债务困境之解,似乎遥遥无期。

0